CH EN

医工交叉的创新趋势及医疗器械的进口替代机遇

2020-12-15

作者:张鑫

摘要:

一、全球医疗产业驱动力及医工交叉生态环境

       全球医疗产业在人口老龄化趋势的推动下以及人们对医疗健康需求不断提升的背景下,迎来了持续快速增长,尤其是在今年新冠疫情的影响下,公共卫生、医疗健康、新药研发及医疗基础设施建设受到广泛关注。在医疗产业创新推动的驱动力方面,医工交叉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重要方向,医工交叉以“医”为目的,以“工”为手段,将工程技术的创新应用于医疗的特定场景,从而实现对医疗的改善。医工交叉是医疗高新技术创新、升级、落地过程中的必由之路,将医学和工学进行深度的融合,不仅促使前沿的科技成果尽快应用于临床,也推动着临床对科技创新的改进与提升。目前医工交叉的主要方式是将信息、工程的各种方法运用到医疗领域,完成对某项特定医疗问题的解决或者改善,实现了创新技术的融合,解决了边界障碍,也满足了市场对医疗产品和服务的需求。

二、医工交叉涉及的创新领域及医疗器械的进口替代机遇

       医工交叉包括多个创新领域,如生物医学检测、生物医学材料、医疗AI、医疗手术机器人、免疫治疗、医疗服务信息化等。生物医学检验检测是典型的医工交叉领域之一,需要结合工程学科的成熟技术,发挥多学科交叉优势,将光、机、电、计算机软件等技术与生命科学和医学的研究有机地结合起来,如PCR扩增仪、微阵列点样仪、CT检测仪、核磁共振分析仪、超声检测仪等。医疗AI则提供了医学影像辅助诊断、病例文献分析、健康监测、医院管理、新药研发等方面的解决方案。而医疗手术机器人融合多学科技术,用于辅助临床外科医生,在手术过程中具有创伤面积更小、出血量更少、手术成功率更高、病人恢复速度更快,是医疗领域一次革命性突破。医疗器械领域充分体现了医工交叉的融合应用,全球医疗器械行业的研发支出的绝对金额每年保持较为稳定的增长,在医疗器械细分领域中,医学影像、体外诊断、高值耗材、病人监护等是主要组成部分,其中医学影像和体外诊断的行业规模均在500亿美元以上,也是全球医疗器械竞争的重点。从国内医疗企业的研发和生产来看,在医疗新基建及后疫情的背景下,医疗器械行业景气度提升,国产医疗器械企业自主研发能力不断增强,国产产品性能持续优化,在一些细分领域具备了成本和性能的优势,随之也会迎来行业的加速发展和进口替代的新机遇。


文章来源: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8 清华大学全球私募股权研究院